首页 | 工作动态 | 通知公告 | 防控知识 | 防疫有我 | 疫情动态 | 工作栏目1 
 
当前位置: 首页>>工作动态>>正文
我校3万名师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2020-03-10 22:27 学工部、马克思主义学院    (点击: )
[文章下载] [字号: ]

本网讯(通讯员王建忠 马凯)3月9日下午,我校组织全校大学生、学生政工干部和各班班主任等近3万名师生通过网络平台,在祖国各地同步在线参加了由教育部社科司、人民网联合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活动。

此次课程活动旨在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引导广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深刻认识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各学院以多种方式组织观看直播

各学院以多种方式组织观看直播

为了确保这堂思政大课全面覆盖、广泛参与、获得实效,党委学工部面向各学院专门下发了《关于组织收看“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的通知》,并通过“河南农大学工”官微、各学院官微、学生班级微信群及QQ群等多种形式发布开课预告。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教师收看了直播,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学习先进教学思路,更好引导大家将惊心动魄的战“疫”案例融入思政课,转化成深刻而鲜活的教材,让思政课的“小课堂”与抗击疫情的“大课堂”实现同频共振。全校师生以直播、回放、录制视频等形式认真收看、收听,并由辅导员、班主任及时组织各学生班召开了专题网络班会,组织大学生在线讨论,积极思考和交流个人学习感悟,深化大学生对相关内容的认识,真正形成了全员共上一堂课的生动局面。

直播中,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艾四林教授以《在抗击疫情斗争中深化理论认识》为题,立足中国抗击疫情的具体实践,引导学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识、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认识。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秦宣教授以《疫情大考告诉我们什么》为题,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炳林教授以《总结历史经验,增强必胜信心》为题,从我国历史上的防疫斗争历程出发,分享从磨难中奋起、化危机为转机的历史经验和智慧。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冯秀军教授以《战“疫”里的最美青春——谈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题,深情讲述这场疫情中勇敢逆行的年轻风景,引导大学生群体担当历史使命,将青春梦想扎根祖国的广袤大地。

四位教授的思政大课既有深厚的学理支撑,又紧贴疫情防控实际,在我校师生中引发强烈反响。

青年大学生积极收看课程直播

青年大学生积极收看课程直播

农学院农学17-4班学生李家其表示:这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令我受益匪浅,相信这次加长版的寒假给大家带来了别样的感受,很多人从未像现在这样真切地感受到我们不仅仅是以个人的身份生活,而是与所处的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在这个牵动着所有国人心的春天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这场疫情,是对我们每个人的教育。唯有正视这样的经历,才能汲取教训成长成材,不负青春。

林学院城乡规划17-1班学生叶樱子表示:我家在湖北黄石,从封城那天起,我就一直关注各种信息,我看到了“一省包一市”的援助政策,看到无数白衣天使日夜奋战,看到小区封楼后社区人员的辛勤付出,看到学院老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我在一项项举措中重拾信心。在聆听了这堂特殊的思政课后,更让我对国家的防疫举措感到骄傲与自豪,在这次疫情中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作为大学生,我们也应在社会、国家中怀有一份担当与责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相信我们在被疫情笼罩的冬夜里可以等到真正的春光。

牧医工程学院17药制三班学生郝若晨表示:这些生动的立足中国抗击疫情的具体实践,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在这个特殊时刻14亿中国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力量。让我们了解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疫情面前的优越性。疫情是一面镜子,而我们年轻一代如何在责任担当中实现自己的“蝶变”,始终保有忧患意识,尊重自然便是对生命的最大敬畏。没有哪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我们静候花开。

机电工程学院18汽服二班学生胡宁平表示:四位老师的讲述给我带来了深深的震撼,引发我的思考和感慨。磨难压不垮、奋起正当时。作为学生我们不能奔赴一线,却可以把这次的疫情当作是学习的机会,学习逆行者们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同时利用这个机会思考自己的人生规划和理想追求,更好肩负起建设祖国的使命。这堂课将疫情防控的生动实践转化成鲜活课堂,它不仅仅是一堂课,更是对我们当代大学生人生的引领。冬将尽,春可期,待春暖花开之时,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17级食安二班学生刘万京表示: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令我受益匪浅,在这个特殊时刻让我刻骨铭心。14亿中国人守望相助、万众一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速度""大国奇迹"。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是磨难压不垮、愈挫愈勇的历史经验和中国智慧。作为"90后""00后"的新生代力量,我们既是历史的亲历者也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已经成为这场"战疫防控"的主力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疫情防控中的年轻逆行者就是我们的榜样,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勇担历史重任,将青春梦想扎根祖国大地,在疫情大战中坚定信心、不负韶华。

资源与环境学院土管17-4班学生张纪媛表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举国上下团结奋战、众志成城,在这场全面战“疫”中,我感动于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看到了90后、00后勇于担当的青春身影,更自豪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020年的寒假因疫情变的尤为特殊,学院疫情防控四级网格化体系建立,班级群每日零报告、日报告,任课老师线上授课,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线上召开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叮嘱我们做好居家防护,调整心理状态,这必将让我终生难忘。我想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增长本领,把灾难当教材,把困难当磨砺,扎根中国大地书写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的大写青春。

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管科19-2班学生刘馨雨表示:从冯秀军教授的讲课中,我发现,90后00后占抗疫医护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他们用真真切切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担当。作为00后的我,也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面对疫情,我把自己为数不多的压岁钱拿出来捐增给需要的人,想到自己的钱能在正确的地方发挥着光和热,心中便充满了力量。多难兴邦,苦难辉煌,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但她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我们也一定能战胜病毒,迎接美好的明天!

烟草学院烟工16-3班学生钟仙韵表示:这场别开生面的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或许我们还没有能力像医生一样奔赴一线,但我们要尽自己所能与祖国一起共渡难关,从小事做起,响应国家的号召,配合学校的安排,做好个人和家人的防护工作,关注疫情进展,为身边人普及科学知识。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是我们当代中国青年爱国新标杆。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更应在抗击疫情中明确并肩负我们的责任与担当,带着我们的勇气破茧成蝶,坚毅成钢。

农学院2019级农艺与种业硕士研究生冯健超表示:这次疫情极大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共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体现了最大的责任与担当。这个世界上没有盖世英雄,是磨难逼我们成为了盖世英雄。我们应当正视磨难,勇敢面对挑战。

烟草学院18级研究生罗勇表示:观看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后,我首先想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人的谆谆教诲与期望——“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上,“90后”等新生代力量演绎着这场疫情中勇敢逆行的年轻风景!作为一名农大研究生党员,虽然没能前往疫情第一线,但是我积极加入到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伍中、为疫情防控捐款,也是为国家出一份力。我们要始终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深融在一起,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笃实力行,努力成长为祖国需要的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2018食品加工与安全硕士研究生银峰表示:这堂课让我收获的不仅是深刻的理论知识,更多的是作为一名青年学生党员如何“破茧成蝶” 让青春奋斗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 。作为返乡学生党员,我在家乡内蒙古积极参加防控工作,同村委会其它工作人员组建网格队伍,进行整个村委会12个自然村、603户、1440余人的摸排工作。作为农大人,作为食品人,新一代青年绝不做不知有汉何论魏晋的桃花源中人,我们必将扎根中原大地,谱写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的大写青春。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王璐瑶表示:中华民族一如既往地在灾难面前表现的更加精诚团结,用科学、信心和勇气,越发斗志昂扬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在认真学习了此次课程后,更加真切领悟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是被一线抗疫故事深深地感动着。四位老师的抽丝剥茧式的见解让我对当下我们所面临的现象有了更深刻的本质认识,被丰富的事例所感动,更加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作为一名普通的学生,更不能忘记学习的初心和目的——家国天下。当下要知国,未来学有所成更要以身报国。

辅导员认真收看直播

辅导员认真收看直播

农学院辅导员李盼表示:通过网络直播观看了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教授们的精彩讲授让我受益匪浅、思考良多。我是90后,03年非典时的我是一名小学生,时光荏苒,如今我成为了一名思政辅导员,在这场众志成城疫情阻击战中有了更多的责任和担当。作为身在“战役”后方的辅导员,疫情发生以来,我们是学生疫情防控工作的联络员,是疫情防控宣传员,是学生心理疏导员……我们不仅要守护好学生的安全健康,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更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让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同频共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亲和力。

林学院辅导员姜鑫表示:这场疫情阻击战带给我们太多思考与感悟,关于生命、关于敬畏、关于责任、关于担当…作为辅导员,我第一时间收看这场思政大课,有两点深刻体会:一是要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疫情防控背后的制度优势,在这场疫情大考中感受中国制度、中国速度、中国力量赋予我们的中国自信。二是要教育引导学生做“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的新时代青年。其实,我们身边很多青年都在用行动践行责任与担当,我们要把握教育契机,优选素材,深入浅出地为青年人上好这堂思政大课。

牧医工程学院辅导员韩笑表示:疫情防控大课,我再次感触到“制度自信”和“青春之问”。疫情大考中,鲜活的事例、显著的形势之变,再次充分证明,我们的制度优势是完全可以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自豪之中底气十足。而面对95后、00后,出征那天,他们一夜长大;抗疫征途,他们一路成长;挥汗如雨中,他们脱胎换骨;逆境挑战中,他们顶天而立。这是个人青春与家国际遇同频共振时,他们的担当与责任,他们有着非典型青春,但也是保护我们未来世界的最佳保护人。感动之余再添信心。辅导员要透过屏幕触到他们的内心,让更有力的思政答好年轻一代对人生的青春之问。

经济与管理学院辅导员张倩表示:在举国上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做好新冠病毒防控之际,作为辅导员的我们,也从始至终带领着学生们一起传递真情。在认真聆听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的直播,深入了解了党中央在应对疫情时正确的决策部署,真切领悟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是被一线抗疫故事深深地感动着。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也是战胜疫情的最可靠保证。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才能做到大范围封闭社区民无怨,全方位交通管控不失序,各地医护人员逆行而上,无数基层工作者坚守岗位;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才能培养出一批批有家国情怀、有社会责任、有担当奉献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举全国之力的饱和式救援。在疫情面前,我们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信必会打赢这一场硬仗。

园艺学院辅导员冯帅表示:新冠病毒肺炎来势汹汹,但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坚定“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疫情”防控期间得到彰显,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及这种优势完全可以转化为治理效能得到了充分展示。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中国人民终将取得“疫情”大考的最终胜利。当代青年大学生通过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课,希望把这次的“疫情”当作学习的机会,利用好这个机会好好的规划自己的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坚定信仰、明确理想,把祖国的明天,建设的更加美好。

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辅导员王肖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当前我们遇到的新冠肺炎疫情就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上遇到的一次斗争和大考。在应考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10天建成的火神山医院体现了中国速度,全国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彰显了中国力量,广大医务工作者奋不顾身逆行湖北书写了中国实践。聆听完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我们更加坚信:“英雄的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尽快取得抗疫斗争的最后胜利!”

生命科学学院辅导员黄笑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刻牵动着每一颗爱国的心。在灾难面前,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同呼吸共命运,没有谁能够置身事外,也从来不存在一个人的桃花源。疫情期间很多90后、00后青年人选择了挺身而出,身赴抗疫前线,全国人民为之动容。而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时刻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深知每一位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都关系着祖国未来和民族希望。身负重任,不敢懈怠,我们辅导员一定会牢记时代使命,努力把每一位青年大学生都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资源与环境学院辅导员王岚表示:在认真聆听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后,我受益良多,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正可谓是一堂最生动的思政课,一场没有课堂却了不起的思政课。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是这堂思政课的主讲人;医护工作者是这堂思政课的践行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是这堂思政课的先锋队。我们和青年学子也要成为这堂思政课的参与者。这堂课,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作为一名思政工作者,更应深刻体会这堂课的内涵,守好责任田,做好引路人,以强烈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自觉加入这场伟大而特殊的战“疫”,打一场出色的主动仗!

文法学院辅导员朱瑞萍表示:“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活动让思政课堂真正取材于生活,来源于社会,有感于现实,深耕于心灵。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们更应在这场抗击疫情的全民战“疫”中勇担铸魂使命,巧搭育人路径,引领思想航向,彰显时代精神,把疫情防控这场战“疫”中涌现的感人故事和精神力量同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紧密结合,在全民战“疫”中书写最朴实无华、感人至深的育人素材。

国际教育学院辅导员王海晶表示:这次的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是在思想上给我们全国的大学生树立了一个正确的“战疫观”。艾四林教授让我们知从理论知识中知道,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但从未被打倒。秦宣教授从历史的角度给我们分析了战“疫”必胜的历史规律。王炳林教授从这次疫情大考出发,让我们以历史这面镜子来对待今后的疫情发展。冯秀军教授将以战”疫"里的青年责任与担当为主题,深情讲述这场疫情中勇敢逆行的年轻风景。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思政课,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是抗击疫情的决胜时期有力的一剂强心针。

班主任和大学生同上一堂课

班主任和大学生同上一堂课

农学院18级农学邵骙实验班班主任王志强表示:四位教授从不同角度和层次解读了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特别是冯秀军教授讲到防疫战场上年青人的表现,我感动地眼泪不停打转,90后甚至00后的年轻一代大有担当,大有未来。作为班主任和专业课教师,我会积极引导学生把专业知识学好,勇担历史使命,把职业发展和青春梦想与祖国的需求结合起来,扎根祖国广袤大地,为粮食丰产、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农学院18级中药3班班主任刘淼表示:观看直播后,我召开了班级视频会议,与同学们分享了观后感。此次疫情充分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强大的凝聚力,更体现了中国强大高效的动员能力。这种动员能力是中国优越的社会制度所赋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所赋予的,是任何其他国家和其他政党都不具备的。在此次疫情中,中医药在疫情的防治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班级视频会议上,我勉励同学们,作为中药学专业的当代大学生,一定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自觉承担起中医药传承和发扬的社会责任,为祖国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林学院林学16-3班班主任郭芳表示: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既有思想高度,又有理论深度,更有情感温度。通过学习,我更加深刻理解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为自己是中华儿女感到自豪。2020的这一场大考,我们见证了中国的大国情怀,目睹了医者仁心的大爱,也看到了我们班学生积极参与家乡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他们用实际行动向母校提交他们毕业之前最后一次的课外实践答卷。在这样的特殊时期,作为一名毕业班的班主任,我唯有坚守职责,开好每一次线上班会,做好学生健康上报的日监督、日汇报。常常教导我的学生:一要加强防护,严格落实安全措施;二要树立信心,坚定信仰,以疫为鉴,励志勤学;三要充满爱心和责任感,做一个有大爱有大义有专业有贡献的人,方才彰显农大学子“解民生之多艰”的应有担当与责任。

牧医工程学院2016级生工绍骙班班主任陈丽颖表示:增强理论,回望历史,提高认识,自我觉悟——这是我对这堂全国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的直观感受。这堂课从理论体系到制度优越性,从历史过往到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无不令人深受震撼,引人深思。在课后的班会里,我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了“我们该有什么样的梦想?什么样的担当?什么样的技能?什么样的修养?”。同学们慷慨激昂的交流让我深感青年一代的热血与激情。作为班主任,我们必须让学生认识到,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不只是一场深重的危机,更是一种难得机遇,它教育我们必须戮力同心、同心抗疫,也让学生们通过生动的实例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有力领导和以全国人民切身利益为己任的伟大情怀,这是一堂最生动的“思政课”。

牧医工程学院19级动物医学三班班主任黄淑成表示:作为19级新生班主任,我觉得准时和00后孩子们一起学习4位教授关于疫情防控事例的介绍以及党中央就此次疫情上下一心周密决策部署的解读,正逢其时。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党中央和人民保持高度一致、共同战疫,很快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无不彰显集中力量干大事,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总结教训,警示后人,03年的非典和今年的新冠肺炎直接或间接由食用野生动物而起,相信这此疫情将成为学动医的小十九们人生中最生动的一课;面对疫情,无数英勇的人用他们的行动与昂扬的青春斗志担负起当下的使命,相信通过此次疫情的亲历,这一代的青春定是不平凡的。

机电工程学院17级交通专业2班班主任王恒表示: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轰动了全国,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弦,疫情防控,没有谁是局外人,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局全国各族人民站在一起,心连心,携手抵抗疫情,逐渐遏制住疫情发展的势头。时间是出卷人,疫情阻击战就是一场大考。作为青年教师的我,更应该积极履职尽责、率先垂范,教育学生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大学生坚定信心信念,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引导学生在这场抗“疫”大考中交出当代大学生践行青春担当的满意答卷。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花生研究课题组班主任王娜表示:2020年,庚子年春,这个寒假漫长又难熬。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教师,学生班主任,我该怎么做?火神山、雷神山、抗疫中的逆行者、医务人员、武警官兵,一个个感人肺腑的镜头,一幕幕催人奋进的场面替我回答了这个来自内心深处的灵魂拷问。我工作的对象是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有满腔的热情、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以奋斗者的姿态努力学好各项知识与技能,即将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梦想添砖加瓦、奉献力量。而我,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是他们腾飞前的领路人助跑者,这在个特殊时刻也该是助他们一臂之力的人。坚守岗位、认真备课、做好思想疏导、传授知识,上好每一节直播课就是我作为教师的职责和使命!

烟草学院2016级烟草1班班主任丁松爽表示:四位老师为全国的青年人带来了一场精神盛宴,我也勉励同学们要在坚守爱国的同时练就过硬本领,勇敢地挑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为党和政府的防控能力骄傲自豪;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对医务人员的勇敢逆行肃然起敬;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为青年一代的一夜蝶变深感欣慰。同时,我也再次意识到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我将坚定不移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仅向学生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更要在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方面下功夫,引导青年学生顺利度过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观看课程直播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观看课程直播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姚锡长表示:如何结合疫情防控上好网上思政课,与宅在家里的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探讨和思想感情交流,是每一个思政课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期待已久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伴随春天的脚步悄然而至,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思政课教师,聆听了四位思政课教师结合四门思政课教学内容,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的高站位解读,对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的科学分析,从防疫战疫一线的感人故事的倾情讲述中体悟挖掘思政素材的思路和方法,对发挥高校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这场特殊的思政大课,真是一场思想大餐,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解开了网上思政课遇到的许多困惑,对如何结合思政课教学内容讲好硬核河南、厚道河南疫情防控的精彩故事,提高思政课的思想性、政治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打造网上思政“金课”,具有非常大的启示。在疫情防控大战中,作为思政课教师一定会坚守思政前沿阵地,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瑞娟表示:自从疫情发生,被宅在家里以来,时时关注着疫情的进展,也时时被一些人一些事震撼着、感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善于透过正在中国发生着的火热实践,将疫情防控工作涌现的案例转化为鲜活课堂。新冠肺炎的疫情斗争,是一堂现实的、鲜活的、深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四位教师把这一次疫情防控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结合,不仅解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而且对抗击疫情斗争的伟大实践进行理论思考,既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温度,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深度。只有善于从现实生活出发,善于结合实际,才能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鹿林表示:多少年来,我们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改革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以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让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景光明。当前中国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打响了一场防控疫情的人民战争,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成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最好明证。这次活动中,四位专家教授分别就不同的主题向青年大学生们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品格和人民立场,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的科学性,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疫情面临的勇气与担当,阐明了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开放胸襟与人类情怀,让广大青年大学生更清楚地明白了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艰难曲折和多难兴邦的道理,认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实质所在。专家的授课,政治站位高,善于抓住最生动的事例说明问题,情理交融,对广大青年大学生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也为全国广大思政课教师树立了榜样。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姜明表示:四门必修课教学内容,解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防疫战疫一线的感人故事,发挥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战疫情、稳发展,群策群力、守望相助,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显而易见。也希望当代大学生,利用好这个机会,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的人生规划,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这必然是我们每个人的终生使命。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郭武轲表示:这堂特殊的思政课使我对抗击疫情有了一定的学理性认识,对当下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和担当有了进一步的思考。首先,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尤为重要。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组织效率和运行效果在这场全民抗疫中得到了彰显。再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最后,作为思政课教师,将以此次特殊的思政课为标杆,在接下来的线上课程中,将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生命教育与典型人物事迹、案例等育人元素相结合,传递出思政教育的正能量。尤其要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中,将中国人最为朴素的“家国情怀”与“抗疫元素”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中国近现代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的学习,领会“没有大国崛起,何来小民尊严”这一道理,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学习生活中。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宁静表示:认真学习了这堂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公开课,接受了一次及时有效、内涵丰富、感人至深地思政教育,深切地感受到,教育并不是灌输,而是点燃。“思政”二字本身容易给人宏大叙、政治话语的刻板印象,使学生产生疏离感,但这次中国人民上下团结、齐心协力抗击新冠疫情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生动的教育素材。四位专家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历史兴衰和青年责任几个角度进行了学理分析,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坚毅勇敢、不屈不挠、家国情怀、大国担当,使青年学生如身临其境般接受了一次精神地洗礼和爱国主义教育,引起了他们极大地共鸣,我个人也在听课的过程中眼眶湿润。这充分说明,好的思政课,绝非正确道理的简单灌输,而是贴近学生生活并能给予他们思想的启迪、灵魂的震撼。四位专家的公开课,为我们提供了思政金课的样板,也为我们下一步的教育教学带了深刻地启发。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晨表示: 近代以来,我们中华民族遇到过很多磨难,但多难兴邦,每一次磨难都会让我们更加勇敢。在这次疫情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感受到了无坚不摧的中国力量。正是因为这样的优势与力量,我们才能成功抗击这次疫情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虽然不能奋斗在抗疫一线,但我能到的应该是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这次疫情中的正能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疫情、了解国家、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让学生更爱国、更懂国、更惜国,更深知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做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上下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

供图:各单位

编辑:孙淑娥 郭治鹏

打印    收藏
上一条:食品学院用好“学习强国”平台 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下一条:【战“疫”进行时】学校积极推动第二课堂“停课不停学”
关闭窗口
 

Copyright(C)2020 河南农业大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河南·郑州农业路63号(450002) 信息维护:党委宣传部 E-mail:63558627@163.com